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人工林:实现绿色发展的可靠途径
信息来源:中国吉林森工集团网站      发布日期:2019-01-18      浏览次数:4525次

——第四届世界人工林大会回眸与启示

 

大会会场 付卓新摄

 

5年生107杨和108杨人工林

 

桉树人工林

 

库都尔-落叶松人工林

 

7年生山地成片柚木人工林

 

  关于人工林,世界有许多新认识。2018年10月23日-27日在我国举办的第四届世界人工林大会,对全球变化背景下的人工林建设与绿色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向世界提供人工林发展的系列新观点、新理念、新讯息。

  这是我国首次在人工林领域举办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作为大会承办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完成的一项重点工作。

  大会主题为“人工林——实现绿色发展的途径”。来自全球70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700多名代表,就人工林遗传资源与林木育种、多目标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环境压力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退化与生态景观恢复、木质纤维与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创新与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一带一路”、碳市场与管理、林业政策与治理等,分享智慧,碰撞观点,寻求合作。

  国际林联“为了绿色未来的可持续人工林”特别工作组组长克里斯多夫·奥拉齐奥指出,大会为科学界、社会大众以及政府政策行动提供了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平台。

  世界自然基金会新一代人工林项目负责人路易斯·内维斯·席尔瓦指出,大会讨论的主要结论为未来人工林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指导。

  2019年国际林联大会的主要组织者、巴西圣保罗大学的路易斯·罗德里格兹教授指出,大会为未来国际会议的组织提供了标杆和方向。

  人工林的多重作用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通过人工造林或再造林,发展工业用材林、生态公益林等各种不同用途的人工林,为木材安全、生态修复、景观重建和环境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相关专家介绍,人工林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人工林特别是混交林内的生物多样性与乡土的天然林并没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当人工林建立在生物多样性贫瘠的立地上,或在乡土原生植被遭到极度破坏的情况下,常常为乡土植物和动物物种,特别是濒危物种提供最后的庇护所或合适的替代生境,可以有效“建立或催化”林分下层新的微气候环境、植被结构,促进枯枝落叶层发育等,进而为乡土物种的进入和定居创造良好的条件。

  人工林是景观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廊道。在景观水平上,人工林的建立可以有效促进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原生植被剩余斑块间的连接度,并与剩余的原生森林斑块组成镶嵌体,为有多生境要求的物种提供生境,增加景观中的物种多样性。人工林还可为原生森林植被提供缓冲区,保护其免受不利微气候条件的影响,避免外部非森林基质中的物种侵入。

  人工林可提高景观异质性,为森林物种提供补充生境。2018年10月,由中国、瑞士、德国65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在江西与浙江交界处开展的大型野外实验研究发现,亚热带混交林比纯林的碳存储量多一倍。因此可以推知,营造多物种混交林能够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实现双赢。

  中国人工林发展与贡献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林业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始,就开展了天然林采伐迹地的人工更新。从1980年始,提出了培育人工速生丰产林;1990年,提出培育工业用材林;1994年,开始提出以建设生态公益林为主,兼顾经济、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林培育原则;进入21世纪,开始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

  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森林面积达到了2.08亿公顷,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5倍;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66%,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其中,人工林保存面积达6933万公顷,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36%;人工林蓄积24.83亿立方米,占全国森林蓄积量的17%,对我国森林覆盖率增长的贡献达到60%。2009-2013年期间,我国人工林采伐量占森林采伐量的46%,木材供给增加量的85%以上来源于人工林。

  据了解,我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森林年净增量超过50万公顷的国家,1990-2015年期间,在全球森林面积净减少1.29亿公顷的情况下,我国净增0.75亿公顷。目前,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27%,占亚洲人工林总面积的61%,接近整个欧洲人工林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占比29%,远远超过北美和中美洲人工林对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占比15%。

  科学家们据对过去50年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变化研究发现,我国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在显著增加,尤其是1999-2003年期间,碳汇量达到每年0.17PgC,已超过美国森林植被的年碳汇值0.11-0.15 PgC。这主要归功于人工林。据估计,中国人工林对中国森林总碳汇的贡献率超过80%。在2001-2010年期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特别是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以及长江和珠江防护林工程等,贡献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36.8%(7400万吨)。

  为进一步增强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人工混交林的发展,根据《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到2035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2000万公顷,年均增加乡土珍稀树种和大径材蓄积6300万立方米。

  国际同行高度认可

  通过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工程的实施,中国积累了丰富的人工林建设经验,提出了富有特色、先进的人工林建设模式,并创造出了112万亩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这一“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森林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继续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称赞中国:“近两年来,中国每年植的树是全世界其他地区加起来的2.5倍”“中国的表率作用令人印象深刻”。

  2015年的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尤其集中反映了中国在造林绿化、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中取得的积极成就,充分肯定了中国在扭转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中所作的重大贡献,凸显了中国在国际和区域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报告指出,“2010-2015年,中国是世界上净增森林面积最多的国家,年均增加154.2万公顷”;“中国在通过天然更新和人工造林增加永久性森林面积方面,为全球树立了榜样”。

  伴随着人工林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在减排增汇、荒漠化治理等方面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2006年底,来自中国、芬兰及美国等国的6位不同学科的国际著名专家,共同对全球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1999-2005年间,中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2017年,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举办期间,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指出:“中国在防沙治沙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防沙治沙经验对全世界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在第四届世界人工林大会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指出,全球范围内,毁林和森林退化每天都在发生,平均每1分钟就会有15公顷森林被采伐。但是,过去40年来,中国通过不懈努力,不仅解决了10多亿人的粮食问题,还营造了近7000万公顷人工林,特别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长城”,在保持水土、稳定气候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在大规模防护林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同在。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马文森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人工林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联合国粮农组织非常荣幸能够见证并参与其中。目前,粮农组织正在中国推进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森林经营规划与发展,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专访中,国际林联执行主任亚历山大·巴克指出,中国政府为实现绿色、循环及低碳发展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通过诸如世界上最大的造林规划——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的实施,相信人工林将为实现这些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工林计划的负责人本杰明·考德威尔说,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帮助中国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量,并加强了对天然林的保护。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福利以及全球气候减缓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中国还通过人工林建设来改善生物多样性,让农村家庭参与人工林种植以提高收入。目前,中国有许多切实的例子和许多知识渊博的专家,帮助国际社会了解何时以及如何开展人工林建设,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为人工林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作为第四届世界人工林大会的承办方、国家林业和草原科研国家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杉木、杨树、落叶松、桉树四大树种,以及竹类、油茶、核桃、杜仲、部分珍贵树种(柚木、西南桦、花梨、檀香、紫檀等)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国人工林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老一辈著名林学家、树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第二任院长郑万钧编著了《中国植物志》第七卷(裸子植物)、《中国树木志》《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等巨著;著名林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专家吴中伦研究员开拓了松属、杉木的研究和林木引种驯化研究;著名林学家、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嵘主编了多部森林培育著作,为我国人工林培育和科研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王涛院士研发的ABT生根粉,推广覆盖面达全国80%的县(市),应用植物达1582种(品种),推广面积1000多万公顷,育苗59.31亿株。至今,生根粉仍具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林科院选育出的30个杨树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使杨树材积增长20%以上,覆盖主栽区面积80%以上;构筑了杉木大中径材立地控制和低密度目标树培育技术体系,选育的良种材积遗传增益为19.8%-153.05%,使杉木主产区产量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20%;创立了落叶松优良种质创制平台,定向选育出10个国家级良种,材积增益15%以上;研发了长三角沿海防护林体系构建与功能提升关键技术,为维护沿海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桉树工业原料林良种创制及高效培育技术,使桉树良种使用率提高6倍(从15%升至90%);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等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在华南沿海地区建成了万亩“三林”海岸防护林带,实现了大面积互花米草的有效控制及红树林快速恢复重建,林下互花米草盖度由100%降低至0-15%;选出了60个优良薪炭林树种,提出了全国性薪炭林区划和经营技术,以及华南主要速生阔叶树种良种选育及高效培育技术。

  中国林科院专家对竹类、油茶、核桃、杜仲、沙棘、油桐、余甘子等进行了长期研究,实现了笋竹两用丰产林目标,提出了短周期大径级毛竹材定向培育技术方案和生产模式图,先后建立短周期工业用毛竹大径级培育技术示范区7个,示范林面积1532公顷;选育审定油茶良种375个,2017年全国油茶籽产量达249万吨,茶油产量60余万吨,产值900多亿元。全国有30多万贫困户、100万贫困群众参与油茶产业,户均实现油茶增收2500元以上。首创的既有良好生态维护功能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杜仲果园化等栽培模式及其系列技术,使杜仲果园产果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40倍,2017年,“杜仲产业发展工程”被列为“十三五”全国林业产业重点建设工程;核桃苗木快繁与集约化栽培技术, 使我国核桃平均产量提高了3倍,核桃微枝嫁接技术研究使核桃嫁接成活率达80%,嫁接苗的田间移植保存率在90%以上。

  唐守正院士率领的森林经营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非线性模型联合估计方法与生物量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编制相容性二元和多元立木生物量表(模型)技术体系;提出了基于连续清查样地的大区域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加权BEF法。利用相关技术模型估算,首次向世界公布了我国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数据。中国林科院还研究提出了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体系、森林生态采伐技术模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技术体系等。

  从2016年始,我国首次采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形式组织项目申报,中国林科院共获批包括落叶松高效培育技术研究、杨树工业资源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桉树高效培育技术研究等在内的与人工林相关的重点专项28项,全面涵盖了林木培育、增值加工、生产安全、灾害调控、材质改良、生态恢复、监测评价、非木质资源产业等研究领域。

  加强科学育林提高林地生产力

  世界人工林大会是由国际林联发起、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工林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旨在推进人工林同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多维度协调发展,共同应对21世纪社会与环境面临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人工林建设的目标从以木材生产为主逐渐转向木材生产和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并重,人工林建设及其可持续经营,也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公约框架下固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第四届世界人工林大会达成以下共识:进一步强调未来变化环境下人工林在生产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从景观尺度上协调人工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性;强化综合方法与模型,推进多目标森林可持续管理;保护濒危基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提升人工林的生产与利用;改进和创新人工林高附加值产品,推进综合生物经济发展;加强人工林发展的弹性与适应性管理;开展人工林生产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机理的长期监测与研究;加强人工林对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的贡献等。

  大家一致认为,要注重森林质量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制定人工林长期可持续多目标经营方案,量化和分析林分结构、立地条件,不断调整人工林结构、景观配置,权衡和协同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满足人类所期望的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的需要。倡导培育大径级优质材,提升基于材质的木材经济价值和效益,加强经营方案设计和经营实施效果评价,将盲目粗放经营转变为定向集约高效经营。

  要加强乡土阔叶树种或针阔混交林经营,加速人工林近自然演替进程,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加强分子育种技术应用,改良和创造高附加值作物品种,提高木材生产能力和木材质量,促进绿色经济、生物经济发展。加强森林治理,完善政府税费政策,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产权安全,改进市场运行环境,推进人工林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指出,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育林技术,更加注重林地生产力的提高和森林质量的提升,更加关注自然保护要素。

  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教授玛格丽达·图姆说,要加强森林生长模型和模拟工具的开发与应用,以支持自然、经济和社会变化环境下的森林可持续经营。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经营模拟与调控等手段,处理好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元惠益,在森林适应性管理中结合生态和社会需求,权衡、协同人工林多重生态系统服务。

  中国林科院专家认为,尽管我国人工林面积和蓄积量呈现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但是其建设仍然存在林分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低下、生态功能不强、经营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提高人工林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人工林土壤碳汇功能,是“双赢策略”,是“减缓全球变化的一种可能机制和最有希望的选择”。